通知公告更多

学院研工速递更多

研会新闻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研工速递
[理工]学院举行2020年第二期研究生学术沙龙
[来源:暨南大学研究生德育网  发布单位:研究生工作部  作者:]

1211日下午,理工学院在教学楼117教室举行了2020年第二期研究生学术沙龙。食品科学与工程系蒋鑫炜副研究员、物理学系谌俊谋副研究员分别做题为《揭秘五颜六色的食物世界》、《标准模型:最小的粒子们》的学术报告。活动由理工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主任余健辉教授主持,薛枫、孔杰两位老师以及2019级和2020级研究生共160余人参加。



 蒋鑫炜副研究员首先带领大家领略了自然界中五彩缤纷的食物,介绍了食物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原因。以叶绿素举例,告诉大家蔬菜为什么呈现绿色、花色苷在水果颜色中起到的作用。同时为大家辟谣了“胡萝卜素一定要油炒”、“农家土鸡蛋营养价值更高”等日常生活中的谣传。



 此外,蒋老师还介绍了食物加工过程中的颜色的变化,并通过实验为同学们展示了乳化反应的过程。蒋老师还解答了同学们关于人工合成色素的疑惑,同时对市面上常见的饮料中的色素的作用以及成分进行了分析,使同学们消除了“色素有害健康”的误解。


  

 第二场报告是由谌俊谋老师带来的关于最小粒子的讲解。首先谌老师给出了标准模型的概念,所谓的标准模型就是无法分割的粒子的集合。它是用来描述自然界三种相互作用:强,弱,电磁。



谌老师接下来介绍了物质的组成:基本粒子是由费米子和玻色子构成,其中费米子构成物质,玻色子则是传递力的粒子。谌老师通过图像生动形象的展示了质子和中子相互的作用,同时对中微子的发现以及验证过程进行了介绍。在讲解夸克和夸克之间的作用力中,引出了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最后,谌老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当前标准模型所面临的问题。

此次报告开拓了同学们的眼界,使同学们了解了更多关于食品以及最小粒子方面的相关知识,拓宽了知识面。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图/文 理工学院研究生会



[发布日期:2021-04-22} 访问人数: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