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来到了梅州市兴宁市大坪镇罗屏汉故居,了解当地红色文化,学习先辈们宝贵的革命精神。
大坪镇是梅州兴宁市下辖的一个乡镇,革命烈士罗屏汉的故居久安围就坐落在这个乡镇中,久安围是一座底层约500平方米的二层砖木四角式瓦房,门坪面积700平方米,罗屏汉烈士青少年时期在这里生活和读书,曾经以教师身份为掩护的罗屏汉烈士在此从事革命活动。

罗屏汉故居
2016年,罗屏汉故居被梅州市委、市政府列入革命旧址修缮项目。罗屏汉故居的附近开设了罗屏汉生平展览博物馆,兴宁队队员张恬、郭得国在党委副书记罗伟南和解说员李佳玲的带领下,参观罗屏汉、张瑾瑜革命事迹展览馆,重温罗屏汉、张瑾瑜夫妇在创建粤东五兴龙苏区、巩固中央苏区南线、掩护中央主力红军转移及中央分局突围等行动中奉献自我的红色历史,深入了解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感受革命先辈勇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

罗伟南书记带学生参观罗屏汉纪念馆
参观完毕后,书记邀请学生们至博物馆内的宣讲室观看电影《生死坚守》的花絮片段。《生死坚守》是以罗屏汉、张瑾瑜夫妇事迹为基础,在梅州兴宁取景拍摄的红色电影,影片曾获得“2019年国防军事电影盛典优秀扶持影片”奖。
观影结束后,当地党委副书记罗伟南与暨大新传学子进行了亲切交流,罗书记向学生们介绍了罗屏汉故居的修缮工作进展情况与未来的规划,学生们就一天的采风与学习表达了各自的感受。作为红军长征的送行者,罗屏汉、张瑾瑜夫妇战略配合红军转移,留守当地,最后在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中壮烈牺牲。罗书记与学生们一致认为,罗屏汉、张瑾瑜夫妇的英勇事迹是充满红色精神的好故事,应该得到更大力度的宣扬。

★我们有话说 ★
罗屏汉和张瑾瑜夫妇的革命故事很有意义,罗、张夫妇为了党和革命燃烧自己的红色事迹,是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深入学习和体悟的。时值建党100周年,能够有机会在充满红色文化的大坪镇聆听革命先烈的事迹,感受革命先烈的精神,感到十分荣幸。
—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张恬
作为赣边区军政委员会主席,罗屏汉身先士卒带领游击队掩护中央助理红军转移及中央分局突围、开展游击战。如此壮烈的事迹,活生生的“神话”传奇给我带来极大的震撼,老革命的牺牲奉献精神,是我们需要深入贯彻学习的重要品质。在我们考察的路上大坪镇父老乡亲一提起他,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时光没有冲淡大家对罗屏汉的了解,当地依旧传颂着罗屏汉的伟大事迹。
—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郭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