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南方都市报珠中江新闻部内容总监、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宣传组广东报道小组组长刘军在暨南大学富力教学楼A218课室,为暨大新传师生带来一场抗疫先锋讲座。此次讲座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建敏主持,学院副院长曾一果、专职组织员姚淑兰、甘险峰、彭伟步等多位教师以及2020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参加,整个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多达两百余人。

刘军讲述抗疫故事
“我是记者,我也应该到一线去”
讲座伊始,刘军首先给大家讲述了他出征前的故事:“为什么出发”。疫情初期,网络上的一封医护人员《请战书》引起了他的注意,随后他去南方医院面访《请战书》发起人、当年医疗队队长郭亚兵。在采访过程中,医护人员们所表现出的“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精神,坚定了他要深入武汉前线的决心。当时郭亚兵被任命为广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领队,将率领第一批130名医务人员星夜出发,增援武汉。在出发之际,在现场的刘军注意到,很多年夜饭都顾不上吃一口的医护人员都赶来了,看着他们,刘军说他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我是记者,也应该到一线去,因为那个地方需要我”。2月2日,他再一次向报社领导请战,第二天他也就和同事跟随广东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队员,进入武汉。
生命至上,是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到了武汉之后,他发现情况远比他想象的严峻。在医院,许多患者没有穿防护服,在医院里拿着胸片穿梭就诊,这种具备极大传染隐患的直接接触行为,在当时武汉的医院里日日上演。而到武汉工作第一天,作为记者的刘军他们也成了密切接触者。广东报道小组的10个人,第二天就有9个人出现医学暴露,刘军自己也严重暴露了一次。但容不上害怕,他们又紧急赶到医院,紧张地投入采写工作。讲到第一次套上厚厚防护服的情形时,刘军说:“3层防护手套、2层防护衣、1个护目镜、1个口罩,这是我们每天采访时的‘战衣’,穿上它,我的感受是呼吸困难,视力只剩0.1,要尽量地避免护目镜起雾,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疫情一线工作人员们的不易。”
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社区干部和党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刘军讲述,当时在园博南社区,感染者一个接一个被病毒夺取生命,让人深切到生命的脆弱,而这时一批又一批党员和志愿者冲上一线,不计得失,各方力量对生命至上的追求,正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举办的疑难与死亡病例讨论会上,专家们面对一个又一个死亡病例,根本没有时间忧伤,他们把个人情感放下,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因为只有赢得武汉保卫战,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刘军讲述抗疫故事
媒体能为抗疫做什么?
媒体能为抗疫做什么?刘军在讲座中提出了这个问题。刘军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即提供经验和给予力量。
报道一些值得借鉴和利用的切实经验,可以为其他医护人员提供相关经验。比如报道武汉医生敢死队等抗疫先进事迹,就获得了有目共睹的传播效果。更重要的,是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和力量。刘军通过播放视频《致敬最美逆行者背后》展示了南方都市报“致敬最美逆行者”活动的具体案例,呈现了媒体在疫情期间引导情绪的重要作用:在漫长寒冬给人以温暖,在无力之时给人以力量,在举国低沉之际给人以信心。除此之外,刘军以自己为例,列举了他们媒体人在抗疫一线做的其他事情,如采写工作之余为医院清扫医疗垃圾、捐献物资、做志愿者等等。
通过介绍此次武汉之行生死较量般的新闻实践,刘军总结出媒体人的九字真言——讲政治、有本事、不怕死。他认为,“讲政治”就是要有大局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有本事”强调的是专业能力,专业作品是这一能力的具体体现;“不怕死”则要求记者要有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讲座最后,曾一果副院长从真实感、现场感、生命感、历史感四个维度高度评价了以刘军为代表的抗疫记者的工作,并深表感动与敬佩,同时还强调了记者的使命和精神:“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最后,讲座在热烈的致敬掌声中落下帷幕。
学生感想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这是记者的使命与精神,也是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体现。疫情期间我们曾看到了很多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看到了大背景之中的个体命运。刘军老师说此次抗疫经历是他从业以来第一次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特殊经历,也是对新闻媒体使命感的回应。
讲座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视频《致敬最美逆行者背后》,用具体的案例告诉我们新闻理论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框架,而是要走进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致敬每一个奔赴抗疫前线的媒体记者,感谢每一篇在寒冬中给予过我们温暖和力量的报道。
2020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王莹岭
新冠疫情报道是对全国媒体的大考,刘军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记者的坚持和责任。“我是记者,就应该到一线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我知道那里需要我。”在重大突发事件的采访中,会遇到种种困难,甚至前路也未可知,但记者需要社会责任感,需要有党性觉悟,需要人性的善,需要坚守和勇气。这次分享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记者这个职业,也深深地为刘军老师在抗疫报道中的付出动容。
2020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方媛媛
今天听了刘军老师以抗疫归来为题的分享,以个人经历为主线,故事感人,体现了媒体人的责任担当。他三次请战,带团队舍生忘我奋战疫情前线。“讲政治”,将最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社会。“有本事”,用手中的笔,为我们展现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前线故事:《武汉医生敢死队》《武汉大决战》…“不怕死”,口罩掉落,防护服感染,依然坚持采访。这也让我们对奋斗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新闻记者、党员干部和志愿者肃然起敬。
2020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黄天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