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在第二文科楼616举行2019级研究生导师见面会。本次会议由陈奕平副院长主持。

见面会在陈奕平副院长的欢迎致辞中拉开了帷幕,随后,各位老师逐一对其研究领域进行了简要介绍。导师们中,有研究越南历史文化和中越关系的陈文教授,有研究东南亚国家政治与区域合作的王子昌教授,有研究中美关系的陈定定教授,还有风格独特专注中非和种族性别等领域的Tu Huynh老师等众多研究国际关系各个领域的专家。
新入国关大家庭的同学们在听完老师的简短介绍后也都对老师们的研究方向有了初步了解。2019级新生来源比以往越发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见面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和来自马达加斯加、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的外国留学生一一进行了自我介绍,简明表述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大家略微紧张的言语中传递出了对未来研究生学习的期盼和欣喜。

见面会的最后,鞠海龙副院长强调我们作为国关人更要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用实际行动表达爱国之情。通过本次见面会,不仅推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了解,同时还增强了“国关新家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导师见面会结束后,学院紧接着进行了《学术规范与科学道德教育》讲座,出席讲座的老师有副院长陈奕平教授、副院长鞠海龙教授、张云副教授以及全体研究生新生。
学术规范性是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进行学术活动的基本规范,或者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制定的有关学术活动的基本准则。它涉及学术研究的全过程,学术活动的各方面: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学术评审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管理规范。
此次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学术道德,营造良好学术氛围。讲座中,鞠海龙教授跟我们分享了他的治学经历以及提出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恳切地叮嘱新生学术规范的重要性,指出学术规范涉及到个人的信誉、发展,学院、学校的荣誉。随后然后张云副教授以维护学术共同体的尊严为题给同学们做了一个关于学术伦理的宣讲,为同学们阐明做学术研究一定要讲求原则和规矩。最后陈奕平教授总结发言,对新生未来的研究生生活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通过见面会和讲座,新生逐渐地消除陌生感,并产生了对研究生生活的憧憬与期待。期望2019级研究生新生能够不忘学术初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新学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