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更多

学院研工速递更多

研会新闻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研工速递
[外语]周流溪教授讲座精彩回顾
[来源:暨南大学研究生德育网  发布单位:研究生工作部  作者:]


2018116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流溪教授莅临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以“以仿诗式译法让世界真切感知中国诗词的格调”为主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程倩教授主持,部分教师与研究生聆听了讲座。



程倩教授首先介绍了周流溪教授的教育与工作背景及其取得的卓越成就。在一片掌声中,讲座正式开始。周教授一开场就先谈到了自己最近的研究关注动向——中国传统文化。他表示中国韵文占有全球传统韵文的绝大部分,具有独特的音韵与格调,非常值得研究。

最近几年,周教授在各大要刊上发表了数篇相关文章,如“探索毛泽东诗词翻译的汉英合璧新路”,“让世界真切感知中国传统韵文的格调——仿诗式译法之探索”等,十分值得一读。

在讲座的过程中,周教授结合自己从小学习英语和诗歌的体会及其创作诗歌的经历,肯定了诗歌对人的积极作用,进而推崇外语学习者应把英语语音调动起来为诗歌服务。接着,周教授结合历史背景,对毛泽东诗词的韵律进行了一番深入的分析。

在谈到自己的翻译历程时,周教授表示,他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带动与启发,决意对中国传统诗词采用一套相对完整的翻译法,即仿诗式译法。周教授用自己的译作举例(包括千字文、三字经、唐诗宋词、毛泽东诗词等),既展现了其按照英式诗歌韵律对中国诗词进行翻译的严谨性,又向大家生动地诠释了何为仿诗式译法。

周教授认为,在对中华传统诗词进行翻译时,应尽量争取保留它的原滋原味,而不应为了强行押韵而歪曲了原文的意思。最后,周教授从英译中华诗词的角度谈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和对外传播的问题。

他表示,中国诗词博大精深,我们应尽一己之力将其推向世界;我们要关注中华文学的发展,关注汉语的命运,尽己所能为中华文化争回更多话语权。周教授深研和践行国际文化交流,以复兴中华文化为己任,他的最后一席话十分鼓舞人心,实在令人钦佩。

最后,程倩教授对周流溪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台下的教师及学生也与周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该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供稿:陈欣铭

排版:胡依娜

审核:李 姜






[发布日期:2019-05-05} 访问人数: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