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更多

学院研工速递更多

研会新闻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研会新闻
[社团] 181216冬季花都老县城与古村落考察
[来源:暨南大学研究生德育网  发布单位:研究生工作部  作者:]

 

1216日,由暨南大学研究生会主办,暨南大学研究生会社团部及舆地学会承办的2018冬季花都老县城与古村落考察活动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文学院历史系黄忠鑫老师和梁敏玲老师带队,并邀请广州市番禺区文化馆朱光文副研究员和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胡列箭老师参与指导以舆地学会成员为主体的一行40余人,从暨南大学校本部出发,前往花都区花山镇、炭步镇进行考察。

第一站:花县老县城(花山镇)

早上810分,考察队从暨大本部石牌校区驶向本次考察的第一站——花县老县城。9点左右达到目的地,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纷纷入村,希望有所收获。首先抵达的是花城小学,建县时为花县学宫。在小学篮球场一侧还保留着一座钟楼,是作为学校作息时间的信号钟,现已作为遗址保留。老县城县衙在花城小学附近,现在已经衰败不堪,而且外侧大门紧锁,我们只能在远处观察。


据《花县志》载:清康熙二十五年设花县,县城在今花都区花山镇花城村(平岭)。花县城内东西向横街,直通东西城门;南北向直街,直通南北城门。直街北段称北门街,南段称一六街。城内主要建筑有县衙署、城守署、孔庙、关岳庙、宋大夫祠、城隍庙等。1939年,日寇对花城进行轰炸,县城破坏严重,县政府迁往四会。1945 10月,花县政府从四会迁回花县,但县城已成废墟,遂借用三华村资政大夫祠办公。遥望县衙后,我们在村内发现一方碑刻,遂对其进行清理,并对碑上的文字进行解读。

  

第二站:三华村

三华村位于新华镇西侧,入选第一批广东传统村落和第二批广东古村。三华村徐氏之祖叫徐宗远,据徐氏族谱记载,在此之前徐姓族人在南雄保昌县居住,徐宗远在北宋元丰八年(1085)被朝廷任命为南海县主簿,就来到广州番禺做官,选择了这个地方开村,由于徐宗远在家里排行第三,相传他还在村里开了一家三华茶店,三华村由此而得名。靠近广清高速旁边的资政大夫祠建筑群(含资政大夫祠、南山书院、亨之徐公祠、水仙古庙)。资政大夫祠是广州地区目前发现的建筑规模最大的祠堂,2002 7 月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站:茶塘村

茶塘村位于花都区西隅,炭步镇之南,距离西二环高速炭步出口不过 500 米。古村距今已有700 多年的历史,村民多姓汤。汤字水旁,茶亦为水,塘能容水,故村名茶塘。茶塘是明清时代南海县富户商贾的聚居地,有着 120 多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其中庙宇、祠堂、书室就有 20 多座。今分北、中、南三社,梳式布局,村面阔约 336 米,有一条由两块花岗岩条石铺成的石板路贯穿全村。老师向我们介绍,茶塘村是梳式布局,即像梳子形状般分部街道与水渠。水渠的水平行流入村前的大池塘,在水渠里可以洗菜。现在水渠里已经没水了。全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数南边村头的洪圣古庙。花都有茶塘庙,塱头桥的说法,这指的就是洪圣古庙。该庙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 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重修。坐东朝西,广三路,深三进,总面阔 17 米,总进深 20.7 米,所有木料均为坤甸木。正梁脊一列陶瓷物像光艳夺目,屋顶的最上面则是经典的二龙戏珠图,两条浮雕石柱、一口生铁大钟、一尊古鼎香炉都是庙里面的宝物,洪圣古庙还有 7 幅楹联,都是歌颂洪圣公的功德。洪圣古庙正门旁,还有一个小门,门楣上书乡约二字,应是清末时之乡约所。小门设计的比较简朴,与大门的豪华繁复对比鲜明。小门后,其实就是一座小小的孔庙,里面供奉着孔圣人。

 

 

第四站:塱头村

塱头村南面原是大片湖泽,而村就立于湖边的小岗上,故名塱头。分塱东、塱中和塱西三社,其中塱东社和塱中社相连,与塱西社以一条名叫深潭的小河涌相隔。塱东、塱中社左右阔约 210 米,塱西社左右阔约 170 米。村民多姓黄,黄姓于南宋末年(约公元 1140 )从南雄县珠玑巷南迁至广州北郊(今白云区)神山镇,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 年)迁至此立村,现人口 3000 余人,600 多户人家。立村前先祖们在草云边大龙口放鸭谋生,当时只有两三间小泥屋,这里河渡湖泊颇多,水塘边长满了朗草,因而得名塱头村。现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砖建筑有近 200 座。塱头村有12人考取进士、10人考取举人、8人考取庠生、15人考取秀才。号称七子五登科,父子两乡贤。所以旗杆石在塱头村有很多,因为它是用来标榜身份和光宗耀祖的。一般考中举人即可以立旗杆石。在清末新政中,新学毕业的学生的也可以立旗杆石。

田野考察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特色之一,暨南大学舆地学会一贯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考察素养。因此本次活动不仅学习了花县的历史,还培养了同学们实地考察的能力。


文/暨南大学舆地学会

[发布日期:2019-03-15} 访问人数: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