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广州虽带着丝丝秋意,但未完全褪尽夏的热情。11月9日,一场浪漫而理性的爱情心理学讲座在管理学院219室举办。讲座由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曲琛老师讲授。
曲琛老师,心理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管理决策,情绪调控以及神经机制,已发表SCI收录的论文20余篇。
图1 曲琛教授
曲老师用婉转温柔富有磁性的声音把同学们带入爱情的棉花糖里,首先向同学们讲述什么是爱情?古往今来,爱情出现在无数文人骚客的笔墨中,爱一个人,就像突然有了软肋,也突然有了盔甲。接着老师以自己专业的独特视角从神经科学入手,讲述恋爱时大脑的化学反应,理性的分析在激素驱动下,恋爱中行为。爱情通常的表现:情绪波动大,喜怒无常,情绪体验强烈,自我评价不稳定,认知表现盲目,这些表现都可以用神经科学角度科学的解释,由多巴胺,肾上腺皮质等激素综合影响,同学们不禁眼前一亮,微笑释然。
图2 同学们认真聆听
爱情中的第一步:相遇篇,曲老师再此献上宝贵的攻略,临近性是爱情发生的第一因素,并建议一:到哪里混很重要,如果你想找位程序猿的对象,那么交际的圈周围需要有较大基数的程序猿人群。建议二: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最终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的人,是和自己生活方式、情感模式、层次和阅历相当的人,所以慢慢修炼自己,以期若干年后可以完美、自信、骄傲的与自己喜欢的人并肩站在一起。建议三:爱情是培养出来的,伴侣也是,感情需要慢慢培养,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点滴中发现伴侣的优点,形成深厚的感情积淀,爱情不是单纯等待出来的,有时需要主动的把握机会拥抱爱情。
爱情的第二步:保鲜篇,谈恋爱需要做好分手的准备,美妙的爱情荷尔蒙在人体内存在18月左右,在恋爱状态下,下丘脑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利用,但这种状态持续过久,机能就会大大损害,因此高速运转的分泌系统会慢慢恢复常态,热情似火的爱情同时也渐渐恢复到平静。人进行理性的思考并进一步考虑爱情的关系,帮助恋爱双方进入一种亲密、平静、温暖的状态,保鲜的妙招有卷入共同的利益中、彼此用心、引起兴趣、沟通到默契。
爱情的第三步:分手篇,在此阶段多巴胺的浓度升高,失恋的人通过购物,吃东西等行为可以维持多巴胺浓度的水平,为现实行为做科学的解释,当然也可以通过大脑其他区域运动如肢体控制,认知控制等活动降低多巴胺浓度的水平,经历拒绝承认——自我否定——接受现实——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越来越充实开心等阶段,失恋1.0版本:累觉不爱?失恋2.0版本:我的前任是极品。失恋3.0版本:谁没爱过几个人渣呢?
图3 老师同学互动环节
老师以一段诗意朦胧爱情的描述作为讲座的结束,同学们心中荡起一层层涟漪,最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对爱情的困惑与老师共同探讨,气氛亲切温暖,老师话语如春风般拂至心灵,同学们如获至宝。真诚感谢曲琛老师百忙之中对同学们的分享。
日期:2015年11月9日
作者:管理学院2015级研究生会王梦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