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更多

学院研工速递更多

研会新闻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研工速递
[外语]铭记历史,砥砺前行:记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虎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来源:暨南大学研究生德育网  发布单位:外国语学院   作者:陈俏君]

踏入十一月的晚秋时节,阳光依然和煦。迎着丝丝缕缕的凉风,外国语学院党委古伟芳书记、饶红副书记,辅导员陈俏君老师、王朕老师和2015级研究生同学从暨大起行,向着东莞虎门出发,参观虎门海战博物馆及炮台遗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旨在增进学生对历史的了解,通过重温历史史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9点半我们首先到达了活动第一站虎门海战博物馆,“海战博物馆”以鸦片战争古战场为依托,利用文物史料,向人们展示当年中国人民抗击海上入侵英国侵略者的悲壮情景。走进陈列楼展厅《鸦片战争陈列》,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一尊尊塑像,一场场景观;用新颖的创意,别致的造型,用现代展示手法,把血与火交织,屈辱与抗争并存的鸦片战争和海战历史浓缩在一起。又把我们带回了那血与火交织、屈辱与抗争并存的鸦片战争,带回了那中华民族蒙受的耻辱与创伤之中。悲壮的“虎门海战”场面、沉重的威远诸炮台旧址,以及满清政府的无能,激起了大家无比的愤慨;对那些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肃然起敬!

晴蓝的穹顶下,我们没有停下脚步,来到威远炮台。古树盘虬,墙垒沧桑。曲折的炮台过道两旁是一个个深邃古旧的炮孔,仿佛是见证历史的一双双眼眸。当年外国的侵略者凭其坚船利炮,想在这一块弹丸之地的海滩上踏上我们神圣的国土。他们挥舞刀枪,惨杀我们的士兵。我们的士兵义愤填膺,奋起抵抗,让一批批的入侵者陈尸滩头。统率我军杀敌的关天培将军以身殉国。至今还有七十五位忠勇将士的尸体合葬在山坡上,让后人永远凭吊。这一场搏斗伸正义于海隅,振大汉之天声,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伟业,是我们全民族的骄傲。

炮台的另一头,是一直延绵虎门大桥。桥下微波柔浪,轻轻的拍着沙岸。

午饭过后,大家又乘着车去往东莞展览馆,领略了东莞古近代的辉煌与伤痛,以及今天的发展与繁华。通过参观馆内的“历史鸿篇”、“经济篇”、“城市篇”、“文化篇”,让广大同学了解东莞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感受东莞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骄人成就。

最后一站,我们与可园——广东四大名园之一邂逅。第一代园主人张敬修“三起三落”一生为国为民的故事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学们都被张敬修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可园清新文雅、占水栽花、极富南方特色的摆设,使大家进一步领略了岭南文化的魅力。沿途的亭台楼阁,柳绿桃红,可谓一步一风景,让人禁不住要按下快门,留下这一刻静谧的光影。

外院的美女帅哥们觅得个人景合一,心旷神怡。

夕阳西下,我们伴着余晖,圆满结束了本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次活动不仅拓宽了大家的视野增进了彼此友谊,更激发了广大青年的爱国、追梦的热情,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将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摄影/周润方 撰稿/何梓健 编辑/刘锡赟

[发布日期:2015-11-09} 访问人数: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