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更多

学院研工速递更多

研会新闻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研工速递
[新传]BBC专场之新闻实务大课堂
[来源:暨南大学研究生德育网  发布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郑春欣]

718日上午,我们听取了BBC及暨大老师谭天从宏观的视角讲述新媒体变化,下午则从微观的角度解读了新媒体实务,继续听他们具体讲解新闻原则、新闻标题、新闻翻译以及新闻语言的写作,学习新的知识。

 

BBC的编辑原则:国际新闻的挑战

来自BBCNajiba Kasraee用较为标准的中文打招呼后,开始了她的演讲。在讲解之前,她播放了一段简短的视频,讲述了BBC大楼里不同部门之间的运作以及不同语言的融合报道,清楚地展示国际新闻产生的过程。

 

简短视频后,Najiba Kasraee开始讲述BBC的编辑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要了解下事件发生的背景。如在报道国际新闻时,以战争新闻为例,当看到不同的新闻照片,不可急于下结论,而是找到照片拍摄后发生的事情以及所在之处的背景,再去决定内容的编辑。其次,要挑出重点,不可长篇大论。Najiba Kasraee以报道外国报道气候变化的会议为例,指出到达现场后拿到资料需及时挑出重点迅速报道。此外,她还讲述自己刚进BBC时应长篇大论的报道被总编辑“咔嚓”缩减成几句话的故事,再一次阐述重点突出的重要性。再者,编辑时注重创新。在每天的新闻中,将近有60%的新闻都是已经发生事情,长期以往新闻工作者会变成麦当劳的员工,只会做重复工作。然而,为了吸引受众,记者需要将已经发生的新闻进行创新,或改变写作形式,学会讲故事。最后,学会讲故事。同一个故事放在不同的国度产生不同的影响,要想都获得好评,就得根据不同国度的文化等背景将故事稍作改变,学会讲故事,将故事的特点重点呈现给受众。

 

当然,编辑时还要检查下语言与内容,即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内容的来源真实可靠,从而赢得受众喜欢。

 

翻译难题:互动对话

BBC新闻学院资深制作人叶远明讲述翻译难题时,首先以食物“Shortbread”翻译开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并引起了学员的浓厚兴趣。

 

19世纪翻译大师严复提出了翻译的三大原则,即“信雅达”,随后国外学者有另一番理解,即翻译必须能够把原作的精髓全面转移到译作中、译作的风格和写作方式都必须符合原作以及译作必须能够与原作一样流畅。和前面两者不一样的是,学者Gerald Vanna认为翻译不但是自语自之间的转译,必须是意念之间的转移,满足于直译如同盲文。

 

在阐述了先前学者对翻译的理解后,叶远明则结合当下新媒体技术发展,指出如今翻译面临的挑战是新概念层出不穷以及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的快速流通。这些特点让翻译需打破前面的框架,从新理解。

 

如今,社交媒体成为我们主要交流方式,因此随着社交媒体上许多新词的出现,我们除了明白语言之外,还需知道事件的背景,才去决定是音译还是意译。以“computer”为例,在德语、意大利语、法语等语种上意义不一样。

 

如何做好翻译,叶远明给出了六点建议。一要保证准确性。如doctor是医生还是博士,需要放到具体语境。中国梅花桃花可翻译成一个词还是多个词,都需要了解具体文化背景再写;二要注意名称、专有称号、官方名字 ;三要多读书,看报纸,了解不同的信息;四要多了解国外的文化、历史、政治等情况;五要有条件住在国外,亲身经历下生活,在良好的语境中学习。六要多学语言,能懂几个国家的语言非常不错。七,写完后多多检查自己的翻译内容,不可出错。

 

撰写新闻标题:实用参考要点  

BBC中文总监李文仍以精炼、简洁为主,以高度的概括性为我们讲述了新闻标题的写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新闻标题要求的简单扼要、题文相配、重点明确、文字通顺以及信达雅原则与现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标题有些区别。如今现代新闻标题特点是标题及引语越来越长、标点符号、方言俚语、并列式标题普遍、标题要含有关键词以及网络语言影响大。如新浪网中描写官员活动的标题非常长,长达20多字,且引语长,几乎可以了解全文,但很受欢迎,这也是打破常规,是一种新的尝试。

 

然而,当下的新闻标题也存在一些通病。如欠缺准确、顺序倒置、使用方言俚语、题不对文。有些题目还非常骇人,点进去一看,发现仅有一句话,有种被骗的感觉。这种典型的标题党不仅仅在门户网站上出现,我们发现人民网、凤凰网等传统媒体也存有。

 

在编写国际新闻标题时,李文认为要注意各地语言的差异。例如“家庭计划”与“计划生育”,网络、因特网、网路等在不同地方叫法不一。其次,不同读者对有关新闻背景的理解有所不同。例如不说清楚官名,则体会不到新闻的重要性。再者,避免使用带有地域含义的字眼,以及避免在标题中使用详细的时间用语。

 

此外,当下使用手机媒体的用户越来越多,手机新闻标题的编写非常重要,如标题要尽量简短、文字尽量简练、语言简单易懂、用词准确谨慎、避免使用方言以及多次检查。

 

中国新闻语言的发展:窗口叙事迎来春天

来自暨南大学的薛国林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娓娓讲述了中国新闻语言的发展历程。

 

在薛国林教授眼中,中国新闻语言主要有四个发展阶段,即一元化时期、转型时期、多元时期、窗口叙事期。一元化时期其特点是及时、准确,但不大注重新闻事实。转型期的语言以宣教式为主,并逐渐向描述性语言过度。然而,这个时期语言模式化、枯燥冗长,大批判的语言仍然存在,不能准确的语言令人啼笑皆非。多元化时期,时政新闻语言表述较为准确,社会新闻语言主管情感因素明显。晚报发力,都市报兴起。20世纪八十年代的新闻语言贯激昂的风格,新闻语言中注入了非常多的感性因素。窗口叙事时期,要重点阐述。语言的快餐化、情绪化、隐喻性。

 

窗口叙事开启了社会化的平权化变革时代。传播空间扩大,手中对事实真相的追问更加便利。此时,权威媒体的神话被打破,质疑声经常可听见。和前三个时期不一样的是,窗口叙事特点更突出。首先,快餐式语言,因如今传播速度快却使得真假难辨。其次,情绪化语言,如屌丝话语,再语境化。再语境化,指草根舆论场大于主流舆论场,从而再造新的舆论场。从以上两个特点得出的启示是,新媒体通过对公民大众在个人层面、人际交流层面和社会参与层面的赋权,成功地开启了社会话语的平权化变革。

 

除了语言的快餐式,最近两年,时政新闻语言使用隐喻的修辞手法越来越多。主要有两种手法,即概念隐喻,用模糊概念代替清晰概念,但手中心知肚明。类比隐喻,则引发联想,但答案隐藏在两件事情之中。

 

总而言之,真正的草根叙事者来自网络新闻信息。而新旧媒介的博弈、融合下,窗口叙事主导了新闻舆论,而窗口语言也成为了具有活力的新闻报道方式。

 

新闻与传播学院

撰稿人:文琼瑶

2014年718

[发布日期:2014-07-21} 访问人数: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