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更多

学院研工速递更多

研会新闻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研工速递
[新传]郭中实:再谈传媒公信力
[来源:暨南大学研究生德育网  发布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郑春欣]

7月16日下午,第七期传媒领袖讲习班迎来了这届的首次中文讲座。香港浸会大学的郭中实教授,以整场讲座诙谐幽默的节奏诠释了主题“再谈传媒公信力”。其中“再谈”两字,用郭教授的话来说——这意味着批判、疑问和怀疑,而公信力包括媒介、信源和信息等。看似火药味比较足的“公信力”批判大讨论,确是认认真真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思考课——“于不疑处生疑”,才是做学问的真正精髓。

 

讲座一开始,一口京片儿味的醇正普通话让同学们大呼“接地气”。经过两天英语听力式的讲座磨练,同学们已迫不及待想换个口味。于是在传媒领袖讲习班的微博互动墙上出现了这样的留言——“听了两天的英语,吃了两天西餐,来了个有点港味的北京烤鸭,那个接地气的噢,非常符合当下走的群众路线。郭教授,期待你的精彩两制,多来点干货。嘻嘻。”

 

当然诙谐幽默的郭教授,带来可不仅仅只是京片味儿,干货也是备足了。

 

在正式进入“传媒公信力之批判”主题前,郭教授抛出了“两个前提和一个论点”。“两个前提”即“学术概念背后的价值导向”与“传媒生产的何种产品”这两个前提。“一个论点”即 “传媒专业主义的可信度到底为何物?”这个论点。期间,郭教授列举了“big data”与“big brother”,探讨了隐私权,并进行了对比;提到了“public opinion”中假设的前提是每个人的opinion都是等值的,并带领同学们去思考这到底是否合理;并提出了传媒生产的产物就是“眼球”,“眼球经济”下的“受众”,就是吸引广告商的闪光点,等等。

 

哲学性的铺垫,似乎自然而然地成为进入下一步学术性探讨的引子。

 

“传媒公信力之批判”到底该如何批判?郭教授提出了三点,一是思考“what is it?”二是思考“who is talking?”三是思考“where is it?”当然主语都是公信力。在讨论第三点时,郭教授还提出了一个模型:政治兴趣-传媒接触-内容关注-信息获取-知识-态度-政治参与。同时,郭教授任然提出了自己对这个模型的怀疑。“可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懂918是什么,也会去街上游行?”“政治参与是否不需要前面的几个前提?”“那这个促使政治参与直接产生的重要元素是什么?”一系列的拷问,也是在敲打着新传同学做学问的内心,学术不是以偏概全,而是不停的怀疑。最后,当郭老师提出这个缺失的重要元素是“情感”时,所有的不合理都变得合理,情感是感性的东西,也是会突然爆发的东西。

 

讲座的后面,郭老师根据非理性因素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情人眼里出公信”“距离问题”“三个V的情况”“准关系问题”“另类信息问题”等等。比如在解释“距离问题”时,他就指出,“距离越远,关注度越小”。郭教授举例子说,最近香港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都在关注一个小女孩被困电梯的事情,但是,与此同时,海外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却被放在了报纸的最里面。

 

正如郭教授所说的讲座的目的不是传播理念,更是启发批判性思考。郭中实教授此次用传媒公信力的再次探讨,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学者做学问该有的态度,“于不疑处生疑”,时刻拷问自己才是该有的态度。

 

                                             新闻与传播学院

撰稿人:严仪瑾

2014年716

[发布日期:2014-07-21} 访问人数: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