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10点,美国专利商标局高级顾问兼中国事务办公室主任柯恒先生在第二文科楼716多功能报告厅进行了一场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与创新——美国视角”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徐瑄副院长主持,100多名师生一起聆听了本次讲座。
柯恒先生是美国知识产权法律和实践的资深专家,在这一领域有超过30年的丰富经验,长期担任美国专利商标局高级顾问兼中国事务办公室主任,还曾担任微软公司国际知识产权顾问。
柯恒先生以前是学中国法的,对中国法律和文化都非常了解,在中美知识产权互动问题上,他提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也不太重视知识产权,盗版现象很严重,目前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对中国的改变是很有益的。知识产权是私法,应用司法途径来解决。柯恒先生用美元上的华盛顿头像与广州的渊源还有清朝人在美国申请专利的事实形象生动地说明中美知识产权的互动,同时强调专利是没有歧视的权利,能客观地保护权利。
接下来,柯恒先生用几个假定(assumptions)对中国知识产权提出思考和建议。权利意识仍然有待提高,但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并不意味着质量的上升。柯恒先生比较中美地区专利的分配情况,得出成熟的知识产权地区对专利包容性强,更有利于知识产权的创新的结论。很多人以为中国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就能保护知识产权,但却是有知识文化的人购买盗版。此外,柯恒先生认为中国对外国人给予超国民待遇的知识产权制度是不可思议的,“自主创新”是不合逻辑的,因为科学无国界。中国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作用太大,这与知识产权的私权性质是背道而驰的,这一点是应该进行反思的。
讲座最后,徐瑄副院长对柯恒先生的讲述内容进行总结,中美知识产权的对比说明,我国过分行政干预是否对创新有效?保护知识产权一定是促进智慧共享的,中国传统对知识产权其实是天然兼容的。
柯恒先生在讲座中崭新的视角、大量的实例还有中美知识产权制度的对比,让在座师生获益匪浅,引发我们对知识创新的进一步思考。 |